HTML5游戏行业的合作方向如果拓展为和异业行业合作的话,这种异业合作的模式是否能让HTML5游戏再次爆发?今天,伍游网有幸邀请到了丁仔网络CEO黄浦,就HTML5游戏行业拓展为和异业行业合作发表了意见。
丁仔网络CEO黄浦
如今的HTML5火热一片,不仅仅只是一些小小的游戏,它的宣传效果也是十分可观的。例如《维多利亚的秘密》,还有杜蕾斯的《一夜N次郎》,简单而又带有趣味性,深受小伙伴们的喜欢。
HTML5无需下载,即点即用,它门槛低、成本低、转换率强的特性是非常强大的,这就使得很多商家都看到了时机。HTML5和异业合作已经在逐渐发展了起来,请问对这种异业合作模式有什么看法?是否觉得有市场发展行情?
互动页面
您上面举例《维多利亚的秘密》、《一夜N次郎》它实际上是互动广告而不是游戏,是广告具有一定的传播性是他的目的,以此降低广告成本、提升效率、强化印象、提升逼格,类似的是一些趣味视频和平面广告,也一样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只不过手段不同罢了。然而市场上值得我们这样津津乐道的广告屈指可数,绝大多数并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其实HTML5互动页面也是一样的,这并不依赖于技术手段,而是策划能力。
原生vs页游
即点即用、无需下载这个特性就如同免费vs付费一样,而且差别很小,现在原生产品大多都在200MB以内的包,下载门槛并不高,如果我们的分发手段还是和以前一样,比如应用中的推荐or商店,这就如同一个1块钱的APP和一个免费APP摆在用户面前他选择哪个的问题;显然价格(也就是下载门槛)并不是第一考虑的要素。
另外还提到转换效率,因为并不是所有流量入口都可以为HTML5游戏导流,所以转换效率依然受限;PC页游由于有成熟的浏览器环境和网盟体系,所以只要维持网盟广告的平均点击率就能得到很高的收益,这一优势还未在HTML5游戏中体现,不过值得期待的是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在网盟+HTML5方面尝试了并且成绩还不错,未来这个入口形态值得期待。
跨界合作
不论互联网还是传统企业一直都有广告推广的需求,而广告行业比较乐于使用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去尝试提升广告效果降低成本,这就促成了很多跨界合作的案例,并且这些实打实的可以挣钱,我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需求经常扔过来。
但这个市场比较分散很难形成规模化,但如果有哪家公司要做大可能需要看看以前的万网、中企动力等公司的发展史,草根传统行业和线下才是高额的利润和巨大的市场。
未来市场
HTML5领域的产品市场一定会存在,原因在于除了游戏以外的需求都已经被证明,这个技术可以补充原生产品的不足,并且已经开始被消费者和企业接受。
游戏说到底是一个文化产业,技术的推动作用初期很难显现,HTML5相关的游戏引擎技术并没有带来感官刺激的提升,所以步调慢一点很正常,DataEye统计今年快3000款HTML5的游戏了,但品质还是差一点,入口到处都有只是没看到甜头,今年会有一些创业者离场也很正常,离场数量还不及原生游戏的一个零头,未来随着原生游戏策划、制作等失去了那个领域的机会加入到HTML5游戏中来,让整个行业的整体水准和原生看齐的时候,我觉得才是好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