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播案庭审当天下午5点,某开发组临时决定用HTML5技术还原这段精彩的庭审过程,紧张的三小时之后,游戏第一版完成,内容其实非常粗糙,并没有互动环节,只是把当天媒体公开的庭审对话简单地做成了对话形式。
开发组通过微信HTML5游戏高级群(300多人的群)发布了第一个版本的游戏内容,立刻引起了包括HTML5梦工厂、白鹭引擎等几十位游戏圈内人士在朋友圈内的转发。晚上10点左右,这个粗糙的版本点击便超过了3000。
1月9日凌晨5点左右,开发组完成第三版的游戏修订,这个版本里加入了BGM、物证、指证等一些类似著名的日本法庭游戏《逆转裁判》中的元素,并修改游戏名称为《X播案特别法庭:这个家伙无罪》,同时也通过微博发布了这版游戏。此时在线人数因为时间段的原因,只有100余人。
1月9日上午9点左右,开发组的一名成员发现,《这个家伙无罪》的在线人数迅速飙升,并以最快速度突破了1000和2000人的关卡。开发组还发现,微博中已经有一些大V发现了这个游戏,并开始热情地安利了:
更加没料到的是,包括Bilibili、Acfun在内的视频网站,也有网友自发录制了游戏实况视频进行传播……
甚至连知乎上也开启了对应的专栏……
1月9日晚,游戏最高在线接近5000人,达到此次传播的顶点。相比于之前的神经猫和很多成功的HTML5传播案例,这个成绩不算什么,但这次游戏几乎在没有任何明显的引导用户分享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也是令人惊喜的。
截止至1月11日上午10点,游戏的累积玩家数量已经达到103万。而随着庭审的进一步进行,接下来开发组还会不断的继续更新游戏版本。“法” 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当“道义”与“规则”被不可避免地放在天平的两端,作为法律代理人的辩护人和公诉人们又该何去何从?这就是游戏《这个家伙无罪》的主线剧情想要探寻的主题,有罪?还是无罪?最终快播案的裁决结果如何我们并不知晓。但或许在网民们的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