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并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而我们也不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研究VR设备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看到了一些大厂在虚拟现实设备的道路上折戟沉沙。不过我们是幸运的, 因为几十年之后,将有一大批真正高质量的VR设备到来。目前Oculus Rift的预购已经开始了,HTC Vive以及PlayStation VR也将陆续在2016年登场,全新的虚拟世界所带来的革命是每一位玩家都无法拒绝的游戏体验。
当然,就如同所有其他前沿技术一样,你需要足够强劲的硬件才能体验VR 带来的革命化体验。为了帮助广大玩家能够在未来的VR世界中摸索到正确的前进方向,NVIDIA这个PC业界大佬(同样也是业界最知名的核弹制造商之一),推出了一套被称为“GeForce GTX VR Ready”的认证程序来检测玩家的PC是否能经得起VR设备的考验。当然就目前来看,想体验虚拟现实的世界,大多数小伙伴都需要升级或重新购买电脑。
对此,NVIDIA推荐想要流畅体验Oculus Rift等VR设备的玩家,你的电脑至少要比下面的配置更加豪华:
CPU:英特尔酷睿i5-4590或者性能更高的CPU;
显卡:GeForce GTX 970 或更高;
内存:8G或者更多;
接口:至少有2个USB3.0接口和一个HDMI1.3接口;
系统:Windows7 SP1或着更新的操作系统。
现在,距离这些最尖端的VR设备的到来还有一段时间,我们不妨趁现在回顾那些当年的黑科技,那些最终铩羽而归VR前辈们。
View-Master (1939)
虽然造型上确实有点奇特,不过早在1939年就登场的View-Master可以说是当年VR的领军人物。这个设备通过转盘上七对微型彩色胶片,巧妙的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通过它,你仿佛置身在那些著名地标建筑之前,用一种奇妙的方式游览了这些地点。
当然,这款老玩具如今早已过时,不过人们并没有忘记它。2015年,谷歌使用自己的Cardboard平台将这个玩具作为教育玩具重制,也算是对前辈的致敬吧。
Virtuality (1991)
在1991年和大家见面的Virtuality大有一扫当时街机界暮气沉沉阴霾的趋势。
这个由Commodore Amiga 3000电脑,头戴式的Visette显示器以及一系列控制器组成的VR方案,在当时就可以多人实时进行游戏。但其中只有《Dactyl Nightmare》,《Grid Busters》以及《Total Destruction》等为数不多的游戏支持。这个设备的在后来推出的版本还引以为豪的推出了一个VR版的《吃豆人》:《吃豆人VR》,但这依旧不能改变它缺乏游戏支持的困境。
从今天的视角来看,Virtuality VR的硬件数据实在是相当的寒碜:276x37的分辨率 ,刷新率只支持到20fps,然而每台售价却高达65000美元,即便是放到今天也鲜有玩家能承受得起。正是因为其价格过高,所以最终销量平平。不过在那个年代,他确实吸引了不少人对VR这个概念的关注。
Sega VR (1993)
上世纪90年代,家用机平台的一方霸主,如日中天的世嘉并不满足当时的现状。他们是第一个尝试把VR设备引入家庭的公司。在1991年宣布Sega VR 计划后,他们在1993年夏天的CES上高调地展示了成品,
随后,Sega VR计划以200美元的价格作为世嘉MD主机的配件开始发售,首发支持包括《VR 赛车》在内的5款作品。但是作为VR领域早期的先行者,世嘉毫不意外的遇到了一个直到今天也不能完全避免的问题,那就是玩家在使用VR设备玩游戏时会头疼、头晕以及各种精神上的不适。
世嘉后来默默地取消了家庭版Sega VR的发售,只在旗下的一些街机游戏上用到了VR技术。
Virtual Boy (1995)
与其竞争对手Sega VR最终取消发售不同,任天堂Virtual Boy在1995年全面的向市场发售。这个由GameBoy之父横井军平领导设计VR设备尤其为当时的任天堂高层所看重。
不过事与愿违,尽管它并没有使用任何头部跟踪技术,Virtual Boy上市后仍旧面临了跟Sega VR一样的问题,许多玩家在游戏时出现了头晕,恶心等问题,其红色的LED图形也让很多人诟病。因而在上市之初就就遭遇了滑铁卢,再加上严重缺乏游戏支持,所以在发售不到一年任天堂便放弃Virtual Boy,而横井军平也在不久之后辞职退社。
VFX1 Headgear (1995)
虽然1995年任天堂的Virtual Boy的确让人不怎么满意,不过这一年还有另一款备受瞩目的消费者级VR设备,那就是VFX1 Headgear。
在1995年,当VFX1 Headgear以600美元左右的售价杀入市场时,很多人都为它的设计而眼前一亮:双LCD显示器,三种角度动作追踪技术,立体声扬声器 以及带有独立传感器的Cyberpuck手持控制器。尽管当时由于技术的限制,其分辨率只有263x230,仅支持256色,不过60fps刷新率可以还是很有诚意的的,再加上《毁灭战士》和《雷神之锤》等大作的支持,都让它在当时风光了一把。
Oculus Rift (2016)
进入到21世纪后,公众们的目光逐渐从VR身上转移。直到2012年,VR的发展才有了新的曙光,而这一切都要追溯到7年前。
2009年,一位名叫Palmer Luckey的少年打算做一款单LCD屏幕,同时满足低价高配的VR设备。这名90后少年终于在2011年做好了他的最新一台原型机,并开始在网上分享经验,然后他便引起了id software创始人之一约翰·卡马克的注意。
两人一拍即合,随后在2012年E3大展上的实机演示让这名小伙子声名鹊起,逐步为世人所知。而后在 Kickstarter 发起的众筹,最终获得超过两百万美元的支持,几乎是目标金额十倍之多。在经历了数次修改之后,Oculus Rift 即将推出的零售版单眼分辨率为1080x1200,90Hz刷新率的OLED屏幕,6个自由度的旋转与位置追纵技术以及支持3D音频内置耳机。
关于这段故事,感兴趣的玩家可以阅读《VG人物:Oculus Rift 一个辍学少年的自娱自乐》。
目前,Oculus Rift 已经开始接受预定,售价为599美元,3月28日起按预订顺序开始陆续发货,官方同时表示到2016年年底时将会有上百款支持Oculus Rift的游戏问世。
Oculus Rift的出现犹如打开了一个有趣的盒子,一时间业界各方科技大佬与诸侯们纷纷表示想要在虚拟现实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索尼、HTC、三星等公司都公布了自己的VR解决方案方案,在不久的未来,这个新领域的混战在所难免。早些年那些先行者们纷纷以各自的方式诠释了VR的概念,随着科技的创新,越来越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物逐渐变成了现实。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伍游手机页游媒体平台(本文转载自VGTime游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