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6年后,HTML5页面形式已经成为众多品牌数字营销活动中的必备,由腾讯发布的《移动页面用户行为报告》却从数据的角度分析了H5营销的尴尬,报告中详细的分析了HTML5行业平均反向率、最高值、APP转化下载率等情况。同时,《移动页面用户行为报告》中还指出“以HTML5为营销的页面形式中,加载超过5秒就会有74%的用户离开页面。”
让人更加冒冷汗的是H5虐心的阅读量(PV)
阅读量的不忍直视让腾讯实在不忍公布。真实的阅读量被厚厚的营销手段掩盖,那些华丽的数据只不过是让老板有片刻的心花怒放罢了。其实,除了那些真正有口碑的H5之外的绝大多数的营销性质的H5真实的阅读量早已面目全非甚至被偷梁换柱成为了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从2016年1月《2015年度H5洞察报告》中可以直观的看出,企业发布的商业H5平均每篇PV数和UV数都没有超过1000,并且每篇的被阅读时间仅仅有6分钟,生存时间超过四天的也不到半数,绝大多数的PV更是没有超过2000...
H5可谓是集大成者它包括文字、音乐、图片和视频又具备手机和其他移动端进行大众传播和群体传播的特性,让H5成为大众流行的娱乐产业文化,因此它在2014年的初出茅庐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病毒式传播”风靡全国,之后营销人及时抓住机会将其引申到企业传播的各个领域,以至于到了2015年H5成为名副其实的香饽饽让人垂涎...
正所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H5这棵树能否在以下状况的水深火热中挺过2016的寒冬?
1、抄袭严重
自从H5广泛流行,各大小品牌瞅准了其中的巨大利润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全力借鉴效仿以至于让整个H5市场弥漫着一股尴尬的山寨风,这种现象自然而然地就让广大的玩家失去新鲜感而放弃H5。另外这种行为严重地冲击了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打击原作者的创作信心,最重要的是这种恶劣的首段也确确实实地扼杀了H5的未来。
2、价格无标准
漫天要价成为H5销售的一大特点,价格的无固定标准以及营销人炒作的甚嚣尘上让其价格的高度堪比房地产,几十万买不来吃亏买不来上当,阅读量才是真理!因此,什么创意什么文案,都是浮云...
其实一个H5的制作并非掌握技术层面就能大嘴吃八方,而是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这充满运气意味的条件。一次H5对一个空有一身专业本领的技术控来说并不是并不是手到擒来而是依然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制作者们往往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中精神崩溃...更加给了那些不法营销者的可乘之机!
3、传播平台的控制作用
对于流量超大的营销传播,微信后台会进行生态管控,如今微信在一款H5游戏达到一定数量IP访问时,就会限制传播,限制方法主要是使分享内容在朋友圈不可见,即用户将游戏分享至朋友圈后,只有自己能够看到分享内容。因此H5的营销效果充满着不确定性。
依据当前形势2016年H5可能会有如下几个走势:
1、H5千篇一律制作成本低。免费平台的兴起为营销人提供了便利的工具可灵活使用。
2、H5抄袭多精华少。随着抄袭现象的甚嚣尘上,有质量的作品越来越少,原因不外乎是原创者冒着高成本风险又得不到有效的传播成果。
3、H5趋于市场推广。H5既是载体又是载体本身,在实际操作中内容过多又会增加了制作的难度和削弱了消费者等待缓冲的耐心,因此H5的新目标应该是多进行市场推广品牌传播。
4、H5需在技术和内容二者中权衡得当。不应该一味偏向技术控或者是内容冗杂叠加,这都会引起效果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