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HTML5的熟悉不过来自于朋友圈里的《围住神经猫》,三天过亿的点击的确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然而在此之后,HTML5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况。那么,HTML5是否真的如现在所看到的这般,HTML5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1、HTML5游戏市场潜力巨大,现阶段严重缺乏精品
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DataEye的统计分析,截止至2015年第一季度,HTML5游戏用户数量为1.21亿,与原生手游的用户重合度高达59%。预计到2015年末HTML5游戏用户数量将会达到2亿,这无疑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此外,与原生手游不同的是,属于HTML5游戏的精品还没有出现。虽然包括《围住神经猫》、《寻找房祖名》等游戏曾经风靡朋友圈,但无论是从游戏质量还是游戏收入都不能算是精品。如果此时有一款HTML5游戏的玩法和质量相对过关,成为HTML5游戏中的“世界OL”或“风云天下”或许并不困难。
2、现阶段HTML5游戏CP数量,竞争对手相对较少
现阶段国内布局HTML5游戏研发的CP数量比较少,相比起已经过万家原生手游CP数量来说,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另外市场上基本上的精品HTML5游戏几乎为零,但原生精品手游(不低于A级)已经充斥着手游市场的每个细分领域了。九维网CEO姜楠曾表示,HTML5游戏的研发难度与成本都会比APP手游低一点。因此建议正在APP手游和HTML5游戏中徘徊的开发者可以慎重考虑下HTML5市场。
3、“一大波”APP或将为HTML5游戏打开流量大门
与原生手游发展中前期“渠道为王”的局面不同,由于HTML5游戏自身带着“页游”般的属性。其对渠道的要求并不像APP游戏那么高,甚至可以说任何的联网APP都是HTML5游戏的入口,而且用户的试玩成本很低,不用像APP游戏那样下载个大几十兆小几百兆的包体,获取用户的方式很像当年的页游市场。反观包括“Wifi万能钥匙”“墨迹天气”等拥有较大流量的工具类APP,一直没有找到比较好的变现方式。而游戏则被称为互联网最佳的变现手段,所以HTML5游戏与各种APP的结合必然是大势所趋。
曾有不算超级APP的负责人表态:他们的APP更希望地是和HTML5游戏合作而不是原生手游,因为HTML5游戏本身就是个“内容”,能提高用户的粘度,最关键是用户会留在自己的平台只上,不用担心用户流失的问题,而和原生手游合作更多是为他人做了嫁妆。
4、当下的HTML5“渠道”求贤如渴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这一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在渠道和CP之间也不例外。在原生手游市场,原生手游严重供过于求,每款手游都希望在渠道上获得好的位置。但是由于渠道流量有限、产品质量不过关、渠道关系不好等种种原因,游戏总是得不到渠道的青睐。但是在HTML5游戏市场上,这一情况刚好相反,“渠道”(APP)拥有大量的流量而苦于无法“有节操”地变现,市场上的精品HTML5游戏少之又少,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预估半年左右)里“渠道们”都求贤若渴。
5、HTML5的营销推广工作比起原生手游更加便利有效
由于HTML5游戏具有“病毒性传播”的特点,所以在推广和营销上比原生手游更具有优势。回顾当时《寻找房祖名》这款HTML5游戏爆发历程,借助“房祖名事件”在各大社交网络快速传播,该游戏在短短2天时间里面就有近6千万次的点击。而这样反映出未来HTML5游戏的推广中用户主动推广、推广成本较低等特点。相比原生手游动辄过千万的推广费用,HTML5游戏无疑更适合中小开发商/发行商进行推广和营销。
6、HTML5游戏有前期测试工作与后期运维工作优势
由于HMTL5游戏本身没有APP包体,大部分内容都在服务端处理,再者HTML5的流量入口非常多,这也侧面方便了该类型游戏的测试工作与游戏运维工作。不用担心是先上IOS平台还是Android平台,不用再苦苦寻找测试平台,不用担心更新包体的问题。
7、HTML5游戏的生态愈发完善,之前的游戏市场从未有过如此待遇
随着HTML5游戏热潮的逐步发酵,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服务进入到该领域。腾讯浏览器也提供统一的HTML5游戏内核标准和一级入口,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也都已为HTML5游戏铺好了支付通道。另外猎豹浏览器、傲游浏览器、UC浏览器、WiFi万能钥匙、嘀嘀打车等知名浏览器和超级APP都在为HTML5提供包括流量在内的各种支持。以中国电信为代表的运营商也将在近期将开通HTML5游戏的短代支付。HTML5游戏生态变得愈发完善,唯一最缺的就是产品了。
到现在为止也未能统计出市场上到底有多少CP布局了HTML5游戏,但与原生手游CP数量对比,HTML5游戏市场对CP来说肯定是个相对的“蓝海”,特别是针对中小CP,原生手游的机会已经太过渺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