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H5资讯 > HTML5资讯 >HTML5完成突破的三个阶段

HTML5完成突破的三个阶段

2015-06-01 15:56 来源:伍游网 编辑:佚名 0人参与评论
【摘要】​在经历了漫长的自我完善之路后HTML5终于确定了标准,在这之后面临的则是诸多质疑。但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一个技术的革新,一夜之间,跨入进行H5技术服务领域的公司突然就不约而同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在经历了漫长的自我完善之路后HTML5终于确定了标准,在这之后面临的则是诸多质疑。但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一个技术的革新,一夜之间,跨入进行H5技术服务领域的公司突然就不约而同,纷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u=3640730832,256810783&fm=21&gp=0_副本.jpg


  H5到底是什么?能为游戏开发带来些什么?下面就为大家提供这些答案的解答。

  

  HTML5是一种跨平台的开发手段

  HTML的第5版标准所做的最主要的进化就是其跨平台特性。以往游戏开发者在制作一款游戏之前都要先选定其对应的平台,因为不同的平台需要有相应的开发方法,这也是移植一词的来源。体现在手游上就集中表现为,若开发者想要将自己的iOS游戏移植到Android平台,他就需要对游戏做出根本性的调整。而H5游戏只需要一次开发,一套源代码,通过不同的工具即可打包成适用于不同平台的应用程序包。不论是PC、家用机、手机、平板电脑,甚至将来的智能电视,只要该设备上有一个支持H5的浏览器,HTML5应用或游戏在该平台中就可以直接运行,而无需专门为掌机和电视设计两个不同的版本。

  

  大家大多是从微信、手机上玩到的神经猫,其实也可以从网页上玩到

  跨平台的特性大大扩展了HTML语言的应用场景,社交网络上、浏览器里、类似滴滴打车的应用软件上都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HTML5游戏,同时让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介质进行交互。只是当前还没有出现能够利用这些特性的产品和娱乐模式出现,亟待创新。


  HTML5当前的技术瓶颈

  好事必然多磨,花了很长时间来制定标准的H5当前依旧还很初级,面临着三方面的瓶颈。


  第一,生态碎片化。这个很好理解,既然支持跨平台,生态必然碎片化。不同平台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软件版本、不同的硬件内核、不同的输出分辨率,一款游戏要能完全适应所有的生态环境是非常困难的。


  第二,性能上的瓶颈。当前硬件机能已经很强大,网速够快,微信的应用场景已经十分普及,但H5领域火了的却还是只有神经猫这样的小游戏。H5并不是只能做这样的小游戏,但想要渲染更好的画面、承载更丰富的内容,它还存在技术上的问题。


  第三,游戏支撑的问题。包括游戏需要的多点触摸、振动、多音效、离线存储、社交化支持、3D支持,在目前都是有问题的。


  这些问题大多是因为当前承载H5的浏览器和第三方APP在性能上还不够强大,等待浏览器与应用的更新不是办法,寻求第三方的支持是比较好的办法,比如白鹭做了一个Egret Engine,它的十几种加速器产品能够形成快捷的解决方案。


  HTML5的钱途在于让所有有流量的人都能挣到钱

  当前90%的手游开发者难以盈利,因为现有的分发模式在遏制创新,大量的优质内容和创新内容接触不到用户。应用下载商店榜单拥挤,传播途径也需要更多元化,包括苹果在内,很多大的平台和渠道都在做创新,像苹果最近推出的视频分享,包括朋友圈开始尝试HTML5游戏的试玩等等,都是因为游戏的营销需要更多的突破,让好的内容接触到它的目标用户。


  二是游戏初体验的门槛,进入门槛太高。每个环节都有很大的流失,一个游戏从设计到开发出来,到最终接触到用户,中间的每一个环节从营销到分发,到每个环节的流失都是非常高的。


  第三,应用场景过于单一。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现在玩手游,主要获取内容的方式还是看榜单,看垂直媒体的推荐。大家从应有商店里面把游戏下载到手机里,安装到手机上,每次打开这个游戏,这个模式是非常单一的。


  HTML5的跨平台特性能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像去年夏天《围住神经猫》爆火,似乎让就让人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H5扩展应用场景和分发模式带来的好处在于,有钱大家可以一起赚,其核心在于“联合运营”。不管是应用商店、垂直APP、甚至工具软件,只要有流量,都可能接入HTML5游戏去联运。

  

  当前H5应用的发展情况,内容上有近上千的小游戏,几十上百款品质比较高,有几款已经接近原生体验。部分开发团队的月收入已经超过百万,DAU有10万级的产品出现,市场当前缺的,只是一个爆款。


结语:我们相信不管什么它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它一直是向一个好的方向前进,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给它抱以好的愿景,在各方面不断寻求突破的HTML5也必定有出现爆点的希望。


版权声明:凡注明伍游网原创的文章版权归伍游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投稿与合作,请发至邮箱:news@5you.cc
1
发表评论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发 布
注册
最新评论
亲,还没有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