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开始,大家都被H5包围着,H5究竟是什么?在移动互联网江湖上,APP派和Web派争斗已久。起初App靠用户体验俘获用户芳心,而Web派经过考量,决定放弃传统Wap,推出了更加快捷的H5技术,但在强大的App面前也曾长期当个小透明,直到后来微信和朋友圈的快速发展,H5靠着无需下载、即点即用的属性成功逆袭,今天,伍游网为您讲述一下这些年H5游戏的风风雨雨。
H5游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还未过世的乔布斯宣布苹果系统将不支持Flash,引得一片哗然,为此,乔布斯特意写了一篇《关于Flash的几点思考》的文章作回应。
NextPrev
现在,我们说H5游戏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手游大热。而今年,手游竞争已呈现寡头化趋势,并将愈加激烈,资本不断涌入的同时,手游市场的风向标向“大成本大投入”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小手游团队想在市场分一杯羹的概率越来越小,不如换一个地方玩。于是,国内开始涌现出大量的H5游戏开发商、社区、游戏引擎、专属渠道,以及一些传统游戏公司在H5领域的开拓。这其中包括触控科技、腾讯玩吧、白鹭时代、5秒轻游戏等公司。其中,从手游转向H5游戏的从业者最多,其次为页游,部分从未涉足游戏行业的团队也跃跃欲试。
在经过《围住神经猫》、《打企鹅》、《找房祖名》等游戏的刷屏后,我们对H5游戏有了新的认识。H5游戏的便捷性,碎片化的特点迎合了移动端用户的使用习惯,并且能够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快速传播。这种基于HTML5技术的游戏是否已经成为行业的风向标。它的历史,它的现状,它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变游戏行业。
在腾讯总结的2015手游市场的五大变化中,H5排名第一。腾讯对H5频频示好,在QQ空间中,已经有游戏的入口玩吧,有数据透露,有H5游戏在QQ空间的流水已经过百万。当投资者和BAT巨头都押宝在H5游戏上时候,是否意味着H5游戏成为手游的“下一个天堂”?在蓬勃发展的节点上,它又有什么潜在的危机呢?。
目前H5行业上最头疼问题是技术瓶颈,第一,生态碎片化。因为要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版本、不同内核、不同分辨率,这是及其碎片化的生态,一款游戏要适应这样一个环境是非常痛苦的过程。第二,性能上的瓶颈。因为从技术角度它也有性能的瓶颈,如果要表现出更好的渲染画面、更丰富的内容承载,会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要处理。第三,游戏支撑的问题。包括游戏需要的多点触摸、振动、多音效、社交化支持、3D支持,这些方面在目前都是有问题的。不过随着技术发展,以后手机等硬件终端越来越强悍,以上的问题就都不再是问题了。
其次是资金紧张,《愚公移山》的制作人陈陈表示,大多数开发者都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虽然很多人都发现这会是下一个热门,并且有一波很大钱往这边涌过来,但是现在小团队,需要做好准备才能迎接上这波浪潮,特别紧张是钱不够、人不够,怎么接住这么大浪潮?你拿小碗接不着,怎么换大沙滩。
再者,当前H5的盈利模式走到瓶颈,需要需求新的出路。移动互联网变现无非就通过这几种方式:广告、电商,或者是游戏。随着H5的兴起,大家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现在很多非游戏领域,如工具类、社区类都有H5的需求。H5不仅适合做一种传播方式,还可以做为付费方式。关于H5游戏盈利模式这个问题,目前适合的方式首先是广告植入、流量变现,其次就是品牌植入和定制化开发。
可以感觉到2015年业内业外对H5的关注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不管是资本的青睐,还是从业者的追逐。我觉得行业的发展有一些泡沫是必要的,这样中小创业者才会有发展的机会,从端游到页游的转型,有一批公司借此发展起来了,从页游到手游同样有一批公司发展起来。H5是发展的必然,H5也会培养出一批新的公司,他们应该在这种关注中正快速成长。是否超前不敢说,但是敢肯定的是,走出来的公司,肯定是埋头耕耘的。
针对游戏的第三方数据分析服务平台DataEye此前发布了一份《大数据工具助力HTML5游戏精细化运营》报告,从这份报告中可以发现了不少有趣的情况,如HTML5游戏用户平均每天启动游戏次数仅1.45次,但平均每次游戏时长却长达16.5分钟,单次的游戏时长并不比手机客户端的休闲游戏短。虽然很多开发者认为用户的碎片时间短暂,市场难以培育相应玩家。但是,谁会排斥精致又好玩的游戏呢?想要提高HTML5游戏的用户留存率最重要的是提升H5游戏的质量。减少现在世面上传播的“山寨”游戏。经过调查,很多受访者都非常看好HTML5游戏;他们认为“点开即玩、充分利用移动端流量”是HTML5游戏最重要的优势,另外“开发周期短、试错成本低”“终端设备硬件的支持”等也是HTML5游戏的利好因素。相信这些利好可以有助于培养用户忠诚度、留存率和粘性。
随着HTML5游戏的迅猛发展,其入口广泛,无端、易于推广的特性,将促使2015年HTML5游戏玩家规模出现爆发性的增长,预测达到1.7亿左右。这也给HTML5游戏变现带来了无限可能。HTML5游戏将有可能成为移动游戏用户增长爆发的窗口。DataEye发布的数据显示,线上H5游戏中,超过80%的游戏分布集中在休闲益智和角色扮演这两类中,相信未来HTML5游戏多元化的趋势会非常明显。
在留存率表现方面,H5游戏的次日留存和三十日留存率较2014Q4无明显变化。但七日留存率的表现上,2015年Q1期间H5游戏有所上涨,主要也在于H5游戏品质的提升,目标用户的粘度也略微有所上涨,业内人看好未来前景。
还有一个重要变化发生在HTML5游戏的商业模式上。2014年广告收入在HTML5游戏中占比非常大,接近半数;2015年单纯通过经营流量和广告来变现的厂商比例会减少,道具模式开启,越来越多的HTML5游戏将通过道具收费的商业模式来尝试盈利,这也是非常利好的消息。2015年Q1中,HTML5游戏的付费转化率平均水平为1%。虽说HTML5目前的主流变现方式依然是通过经营流量广告变现,相信道具收费在日后也会逐步成为HTML5游戏的主流商业模式,H5游戏的整体付费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随着HTML5游戏热潮的逐步发酵,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服务也进入到该领域。例如提供HTML5游戏引擎白鹭,数据分析机构DataEye等。腾讯浏览器也提供统一的HTML5游戏内核标准和一级入口,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也都已为HTML5游戏铺好了支付通道。另外猎豹浏览器、傲游浏览器、UC浏览器、WiFi万能钥匙、嘀嘀打车等知名浏览器和超级APP都在为HTML5提供包括流量在内的各种支持;以中国电信为代表的运营商也将在近期将开通HTML5游戏的短代支付。HTML5游戏生态变得愈发完善,唯一最缺的就是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