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文化部公布了“关于允许内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和销售的通知”。 这是自上海自贸区为国内游戏机市场打开一个“缺口”后,监管层首次面向全国市场放开禁令。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的要求,文化部鼓励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内容健康的游戏游艺设备,“允许内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和销售,经文化部门内容审核后面向国内市场销售的改革试点经验,于2015年6月30日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
通知扩大了此前游戏机解禁的范围,从外资企业扩大到内资企业,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标志着游戏游艺设备在国内获得全面解禁。国内现有的游戏机生产厂商纷纷行动起来,瞄准眼前庞大的蓝海市场积极布局,谁都不想错失先机。
据2014年美国投资银行Webush Securities分析师帕切尔(Michael Pachter)预测,未来5年,中国中产阶段将购买5000万台至1亿台游戏机,手持设备的销量也大约与此相当。
对于国内玩家而言,也许仅仅意味着他们终于可以借助厂家的正版行机和全世界在线玩家同玩一款游戏,但对所有的主机厂商和软件开发商而言,这是“一个潜在用户可达4000万、规模近千亿元的市场”。
早已与世界接轨多年的国内生产厂商其实早有准备,在此之前已通过各种增强自主研发、引进其他行业技术、IP等渠道增强着自身实力。只有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和机会,帮助他们向国内外相关企业展示实力和系列产品,才能帮助他们更快发展。
即将于2015年11月22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开展的中国国际游戏博览会,将为国内外游戏游艺行业及周边行业的上千家参会企业提供一个泛交易的跨界合作平台,来自国内外的厂家及游戏开发者将带着自己的技术、版权、产品等参与其中,共襄盛会。
其中最早签约的一批实力企业将带着自己的最新产品亮相,与全世界玩家见面。
目前,国内上千亿的游戏主机市场,已经引来了任天堂、索尼、微软等国际巨头游戏机厂商参与竞争。毕竟国内与国外的游戏主机及游戏内容的生产研发,整整差了15年。谁能在这场战争中笑到最后,全世界玩家将拭目以待。